武科大教〔2015〕62号
为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,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,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,特在我校普通本科中开展基于分类分级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。
一、实施意义
以教育部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》为指导,以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,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改革着力点,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,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、教学模式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一系列改革,建立适应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,鼓励学生自主学习,充分体现“因材施教、分类指导、个性化发展”,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、口语、阅读、写作等语言应用能力,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,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。
二、具体方案
(一)分类分级
分类:按照教育部关于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》的规定,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资源现状,以学生英语实际掌握情况为标准,将本科生按A、B、C三个类别组织英语教学。A类为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,C类为艺术类、高水平运动员、新疆预科班学生,B类为除A类和C类以外的所有本科生。
分级:根据学生意愿和英语水平,开展分级教学,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自修英语,使学生能用一年时间修完两年英语课程,节约课堂学习时间和课程学费,节约的时间可修读英语拓展课程或其他课程。
(二)课程设置
全校本科生设置《大学英语》、《大学综合英语》和拓展英语等课程,将每学期的《大学英语听说》和《大学英语读写》两门课程合并为《大学英语》一门课程。
各类别开设的具体课程和学分要求如下:
A类:大学综合英语(一)、大学综合英语(二)、大学综合英语(三),分3学期教学,每学期4学分,共12学分。
B类:大学英语(一)、大学英语(二)、大学英语(三)、大学英语(四),分4学期教学,每学期3学分,共12学分。
C类:大学英语(一)、大学英语(二)、大学英语(三)、大学英语(四),分4学期教学,每学期3学分,共12学分。
(三)教学模式
转变教育教学理念,以教师为主导、以学生为主体,进行课堂教学,使教学活动实现由“教”向“学”的转变,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、学生主动参与、积极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。
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加强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平台(英语语言学习中心)建设,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。鼓励教师建设、使用微课、SPOC和慕课,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,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。
(四)考试考核和成绩记载
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各级别英语课程水平考试。期末英语考试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者,可利用假期自学高一级别的英语课程,开学初自愿参加高一级别英语课程水平考试。英语课程水平考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,若学生自愿认定该成绩,该成绩可记载为其该级别英语课程成绩,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记载相应的学分和绩点,该学生当学期可直接修读更高一级别英语课程。英语课程水平考试成绩未达到60分或成绩通过但不愿认定该成绩者,本学期修读原级别英语课程。
每学期期末组织当学期已开设的各级别英语课程期末考试,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,作为该级别英语课程成绩,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记载相应的学分和绩点。
低级别的英语课程成绩合格,才有资格修读高一级别的英语课程。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建设学校网络课程平台、微课、SPOC和慕课,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。加大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建设的投入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保障。
(二)加强教学研究,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团队建设。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,申报教研项目,对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项研究,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,保障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。